本标准规定了应用于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中鉴权、空中接口安全和端到端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安全加密子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前言 Ⅲ
引言 Ⅳ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4 基本要求 4
5 鉴权要求 5
6 空口安全 16
7 端到端语音加密 27
8 端到端数据安全 33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MSC图 36
图1 PDT协议分层架构图 4
图2 安全机制示意图 5
图3 双向鉴权及遥晕/遥毙/复活流程 8
图4 序列号同步流程 9
图5 登记过程中的双向鉴权信令流程 10
图6 TS主动发起的双向鉴权信令流程 11
图7 遥晕/遥毙/复活信令流程 12
图8 序列号同步信令流程 12
图9 空口密钥关系示意图 18
图10 SYNC信息单元示意图 18
图11 EMB信息单元示意图 18
图12 SLOTTYPE信息单元示意图 19
图13 CACH 信息单元示意图 19
图14 嵌入式信令帧信息单元示意图 19
图15 数据控制帧信息单元示意图 19
图16 语音帧信息单元示意图 20
图17 密钥流产生示意图 22
图18 复帧结构示意图 23
图19 完整性校验码生成示意图 26
图20 BCK密钥更新示意图 27
图21 语音时隙图 28
图22 承载在PI头中的端到端加密控制帧格式 29
图23 承载在嵌入式信令中的端到端加密控制帧格式 30
图24 移动台与安全芯片的交互示意图 30
图25 同步机制示意图 31
图26 端到端加密呼叫流程示意图 32
图27 数据时隙图 33
图28 数据加密流程 34
图A.1 MSC图 36
表1 业务流程的鉴权要求 5
表2 鉴权参数 6
表3 鉴权密码算法 7
表4 C_ALOHA 信令中的AIETYPE信息单元 13
表5 C_RAND信令(请求登记/鉴权)中的SO.SECDEV 信息单元 13
表6 C_AUTH 信令 13
表7 AUTH_AP信令 13
表8 C_RES/C_NRES信令 14
表9 C_ACKD/C_NACKD信令中的ARC信息单元 14
表10 C_STUNKILL信令 15
表11 C_AUTHSYNCD信令 15
表12 AUTHSYNCD_AP信令 15
表13 C_AUTHSYNCU 信令 16
表14 AUTHSYNCU_AP信令 16
表15 空口密码算法 17
表16 嵌入式信令帧的空口加密指示 20
表17 数据控制帧的空口加密指示 20
表18 语音业务GRANT信令 21
表19 密钥的选择 22
表20 SLC形式的复帧帧号高位广播消息结构 24
表21 C_BCAST/P_BCAST形式的复帧帧号广播消息结构 24
表22 空口初始向量的构造 24
表23 密钥流长度
表24 完整性校验码的长度 26
表25 端到端加密控制帧结构 28
表26 PI标识 29
表27 嵌入式信令中的端到端加密控制帧信息单元定义 29
表28 端到端加密数据头 33
表29 DPF和SAP信息单元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