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规定了海洋赤潮监测的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的赤潮监测。
前言Ⅰ
引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监测方案设计2
5 监测项目6
6 赤潮监测与分析指标16
7 海洋赤潮监测数据报表与赤潮监测(预警)报告编制1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赤潮监测出海前准备20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中国近岸、近海赤潮生物21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藻类培养液配方32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海水中痕量铁元素的测定34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海水中痕量锰元素的测定36
附录F (资料性附录) 海水中维生素B1(VB1)的测定38
附录G (资料性附录) 海水中维生素B12(VB12)的测定40
附录H (资料性附录) 赤潮遥感监测技术43
附录I(资料性附录) 赤潮类型与危害45
附录J(资料性附录) 赤潮毒素与毒性指标48
附录K (资料性附录) 赤潮经济损失评估50
附录L (规范性附录) 浮游生物记录表53
附录M (规范性附录) 海洋赤潮监测(预警)报告内容与格式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