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代替GB/T8484—2002《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和GB/T16729—1997《建筑外门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外门、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外门、外窗(包括天窗)传热系数和抗结露因子的分级及检测。有保温要求的其他类型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与GB/T8484—2002和GB/T16729—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影响建筑物室内环境质量的建筑外门窗抗结露因子检测内容;
———明确了对于有保温要求的其他类型门、窗和玻璃可参照执行;
———删除了热阻的定义;
———增加了抗结露因子的定义;
———增加了热流系数的定义;
———增加了玻璃门的定义;
———对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指标值进行调整、合并;
———增加了玻璃门、外窗抗结露因子的分级规定;
———增加了抗结露因子检测原理、检测装置与试件安装、检测程序的规定,以及抗结露因子CRF值的计算方法;
———根据与建筑门窗能效标识相协调的原则,对检测装置的冷、热箱空气温度设定范围进行了修改;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热流系数标定”(见附录A);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抗结露因子试验测点布置”(见附录C);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玻璃传热系数检测方法”供参考(参见附录E);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窗框传热系数检测方法”供参考(参见附录F)。
前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分级1
5 检测方法2
6 检测报告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热流系数标定8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铜?康铜热电偶的校验10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抗结露因子试验测点布置11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加权平均温度的计算13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玻璃传热系数的检测方法14
附录F (资料性附录) 窗框传热系数的检测方法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