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756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标准贴衬织物》分为七个部分,本部分为GB/T 7568的第7部分。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 105-F10:1989《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F10部分:多纤维贴衬织物规格》(英文版),并参考了2008年最新修正草案的内容。
本部分代替GB 11404-1989《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规格》。
GB/T 7568的本部分规定了纺织品色牢度试验中评定沾色的未染色多纤维贴衬织物的通用要求。多纤维贴衬织物具有标准化的沾色性能。
本部分与GB 11404-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标准贴衬织物 第7部分:多纤维”;
——由强制性标准调整为推荐性标准;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GB/T 250、GB/T 251、GB/T 8424.2、FZ/T 01023和FZ/T 01024,删除GB/T6151;
——将“原理”改为“通用要求”;
——将多纤维贴衬织物的类型由“SW、SV”改为“DW、TV”;
——增加了醋酯纤维和三醋酯纤维作为多纤维贴衬织物的织条;
——删除了丝纤维作为多纤维贴衬织物的织条;
——增加了对各种纤维的光泽等级要求,并修改了棉、聚丙烯腈纤维和羊毛的线密度要求以及棉、聚酰胺纤维、羊毛和粘胶纤维的长度要求;
——修改了各种纱线的线密度和捻度要求;
——增加了各织条的白度要求;
——修改了多纤维贴衬织物的幅宽和织物密度,并增加了组织形式;
——附录A中贴衬织物的沾色性能指标由“基准贴衬织物和待试贴衬织物的沾色,其级数在差异以不超过半级为合格(含半级)”改为“当色差不低于4-5级时,则等试贴衬织物的沾色性能可以接受”,并增加了使用仪器评级方法对沾色后的待试贴衬织物和基准贴衬织物进行评定;
——修改了附录A中的染料种类及参考浓度。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756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25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250-2008,ISO105-A02:1993,IDT)
GB/T251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GB/T251-2008,ISO105-A03:1993,IDT)
GB/T3921-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GB/T3921-2008,ISO105-C10:2006,MOD)
GB/T7568.1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毛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T7568.1-2002,ISO105F01:2001,MOD)
GB/T7568.2-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标准贴衬织物 第2部分:棉和粘胶纤维
GB/T7568.3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标准贴衬织物 第3 部分:聚酰胺纤维(GB/T7568.3-2008,ISO105-F03:2001,MOD)
GB/T7568.4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聚酯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T7568.4-2002,ISO105-F04:2001,MOD)
GB/T7568.5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聚丙烯腈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T 7568.5-2002,ISO105-F05:2001,MOD)
GB/T7568.6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丝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T7568.6-2002,ISO105-F06:2000,MOD)
GB/T8424.2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相对白度的仪器评定方法(GB/T8424.2-2001,eqvISO105-J02:1997)
FZ/T01023 贴衬织物沾色程度的仪器评级方法(FZ/T01023-1993,neqISO105-A04:1989)
FZ/T01024 试样变色程度的仪器评级方法(FZ/T01024-1993,neqISO105-A05: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