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标准简介
标准目录
本标准制定机车车辆对设备的接受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供电系统和牵引单元之间保护原则的协调,特别是短路故障的识别;
———线路的安装功率与列车的需求功率之间的协调;
———牵引单元再生制动和供电系统接受能力之间的协调;
———谐波特性的协调。
本标准提出了牵引单元和地面装置之间的供电接口定义和供电质量要求。
本标准在“供电系统”的框架内,规定了机车车辆和用于牵引的电力地面装置之间的接口。受电弓与接触网之间的相互影响、受电弓与“控制-命令”(尤其是信号)子系统的相互影响不在本标准的范围内。
要求按以下线路类别分述:
———干线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
前言 Ⅰ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参数平均综合时限 4
5 电分相 4
6 列车的功率因数 6
7 列车限制电流 7
8 供电质量指标 8
9 线路和牵引供电系统类型 9
10 谐波和动态效应 9
11 保护配合 14
12 再生制动 15
13 试验 15
14 试验方法 1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参数平均综合时限 20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决定高速列车受电弓处电压的选择标准 21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谐波特性与相关过电压的研究 23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谐波和动态效应兼容性研究数据 25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电分相的不同类型 29
附录F(资料性附录) 列车最大允许电流值 31
附录G (资料性附录) 接触网-钢轨短路电流最大值 32
附录H (资料性附录) 牵引单元断路器合闸时di/dt 33
参考文献 34